- 相關推薦
人性學說:談孟子的性善論
在先秦諸子當中,孟子是第一個系統(tǒng)的討論人性問題的哲學家。當時,對于人性這個問題,存在著大致三種觀點:其一認為人性沒有善惡之分,告子正是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之一。其二是人性中有善也有惡。其三則認為有的人人性為善,有的則為惡。孟子的性善論的人性觀是在與告子的人性無善惡的觀點辯論當中展開而逐漸論明自己的主張的。
對于主張性善論的孟子而言,告子的觀點在兩方面對其造成理論上的威脅,孟子的觀點最初就是在駁倒告子這兩方面入手,從而在這兩方面上突顯的區(qū)別中立論其人性善的本質:
第一,告子的性無善惡說認為人的善和惡并非與生俱來,而孟子的性善說認為善是人性中固有的,天生的。在《告子上》中寫道: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桊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桊!泵献釉唬骸白幽茼樿搅远詾闂G桊乎?將戕賊杞柳而后以為桮桊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桊,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1
在告子看來,人之初就好比柳條一樣,自然而然;而人成長中的變壞或者變好則好比把自然的柳條彎曲,裁剪而做成籃子或者其他什么一樣,是后天作故,都與最初毫無關系。因此,人性是沒有好壞,善惡的區(qū)分。對此,孟子則認為如告子所言,仁義是后天的,它成為扭曲,造作最初人性的東西,天下之人就將會以仁義為害性而不肯為,他指出了告子的這種人性無善惡,仁義為后天的論說必定是禍害仁義的。
繼而,孟子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說: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袂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泵献釉唬骸八艧o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2
在對于水流的比喻當中,告子認為人性好比水,被引往哪個方向就往哪個方向流動一樣,它也是在被引向善的時候為善,引向惡的時候為惡,這都是后天使然,而人性本身則沒有善惡區(qū)別。在此,孟子機智地以水總是往下流動的普遍性來說明無論水是東流還是西流,水的更根本的特性是它總是往下流,以此說明,人性總是善的。
通過這兩段文字,可以看出,孟子首先在善惡先天還是后天的問題上作出明確表示,認為人性有善惡的區(qū)別,并且進而提出人性是善的觀點。
第二, 孟子和告子在對于人性的具體界定當中存在著更為突出的分歧,由此,孟子批駁告子的同時,也表征了自己的觀點——人性是區(qū)別與動物禽獸的那一“幾希”,也就是判斷善惡的義理仁心。
告子曰:“生之謂性!泵献釉唬骸吧^性也,猶白之謂白與?”曰:“然!薄鞍子鹬滓,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曰:“然!薄 叭粍t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3
告子在這里,并沒有意識到人性和犬性,牛性的區(qū)別,他只是從人的生理本能上提出“食色,性也”的論斷,因此不由自主地陷入混淆人性和獸性的錯誤。孟子在這里的辯駁又一次顯示了其辯才,抓住了告子的這一人性論弱點,運用歸謬的方法,指出人性不是那種和動物的本能沒有多少區(qū)別的飲食,聲色之類。如果把人性界定為此,必然將人性等同于獸性,這是十分荒謬的。當然在此,告子本身并沒有說人性就等于獸性,但是他提出的“食色,性也”的論斷在人性和獸性的區(qū)分上至少也是模糊不清的,而孟子犀利地洞察到了這點 。
進而,孟子認為性是類的意義上的性,也就是說同類則同性,人作為類之人性是在區(qū)別于禽獸類的關系中體現(xiàn)出來的!胺餐愓撸e相似也!薄笆ト,與我同類者!4對于人性,是圣人和庶民都有的,它區(qū)別于獸性,在此,孟子的確是從人的本質出發(fā),推出人在“類”面前是平等的。“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5這個“幾!弊匀徊皇悄切┤撕蛣游锕餐淖匀粚傩,而是人作為人所具有的能思、能辯善而養(yǎng)之的義理仁心,而這個是天賦予的。
第三,孟子不是直接因為現(xiàn)實的惡而歸結為人性的惡,而從另一個角度解決了惡的存在問題,他堅持了性善而為何現(xiàn)實存在惡這一問題。
在流水的比喻當中,孟子還指出:
“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6
如若把水比之人性,水之就下是人性善的體現(xiàn),那么水的過額在山則并非是“水無不下”的本質屬性的打破,而不過是受到外界力量的作用導致,因此,人性也是如此,善的本質也會因為社會環(huán)境的作用,有所蒙蔽,隱藏。他說:
“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時,皆熟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yǎng),人事之不齊也。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于人而疑之?圣人與我同類者!7
'p>
孟子在此承認環(huán)境對人的思想,行為造成影響,特別是年輕人的行為。但這并不能說明這些影響就是人的本質,孟子的這種觀點是睿智的。也就是說,年輕人的這些懶惰和橫暴的行為不是來自性,并不能說明性不善,他們的行為是因為外部條件而引起的偶然結果,和人性沒有必然聯(lián)系。他用種麥為例,麥的種子在本性上沒有什么差別,種到田里,經過雨水滋潤,到明年夏至,都會成熟。但是收獲到的麥質量卻有差別,這并不是由于麥的種子就有優(yōu)劣,而是麥的種子在成長的過程種受到各種外部條件的不同,如旱澇,蟲病等,必然會影響它的果實。麥子就像人一樣,人生來都是善性的,但后來有的成為圣賢,有的則成為平常人,甚至敗類。'p>
以上,孟子從客觀原因來解釋惡的存在原因,進而他也從主觀原因來說明人性為惡也是自己放縱的結果。他說道:Ki1g:L?Oo%+Y#qesV]U;9cR;y P5W?M水文工程論文+| c!9apfum,5Up1DGB 5!'.c
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復,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8論文人性學說:談孟子的性善論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
在這段論說當中,孟子指出本來人性是善的,然而后天的不斷損之又損的放縱,不求揚善性,旦為作惡而蒙蔽本性的行為必然象青山上茂盛的樹木不斷被砍伐,不斷為牛羊牧之一樣,終將成為濯濯童山,最后要使它再恢復原貌也難了。但是即便如此,孟子還是指出,性的善的本質依然如故,所謂“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當本性被蒙蔽而使人和禽獸相差無幾的時候,依然不能抹殺性的固有存在。
第四,惡的存在既然不能抹殺性善的本質,既而,孟子進一步解決了善和惡并持且能戰(zhàn)勝惡的問題,其理論基礎是四端說,其方法是教育。他說: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9
在孟子看來,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心的四端,固而有之,非由外鑠我。在《公孫丑》當中,孟子以孩童入井,凡人都有不忍人之心而去救的例子說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這種心表現(xiàn)出來就是仁、義、禮、智的四端。這固而有之的四端即是人性的善端,而善端僅僅只是善的開始,、基礎,并不是善的完成,因此對于善的完成與否便產生了要討論,考察的問題。
既然人人都有善端,那么在孟子看來,只要將其保養(yǎng)之,擴充之,就可以成為圣人、君子,便“人皆可以為堯舜”。10這種保養(yǎng)、擴充在于向內作文章,也就是“存心”、“養(yǎng)性”,就是“學”和“求”,把迷失的本心找回來。他說道: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1
學問之道,就是通過向內求自己的善端,求本心而已。對于求回的善性,如何保養(yǎng)的問題,孟子認為在于: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寡矣。”(《告子下》)12
孟子認為那些具有善端的人,由于不保養(yǎng)善性,而放縱自己的私心所欲,不斷擴張這種欲望,便成了惡。因此寡欲,對與養(yǎng)心,存性是很關鍵的。一個人,欲望不多,其善性縱然有所失,也不會失去太多;一個人,欲望太多,其善性縱然有所保存,也不會保存的很多,就是這個道理。
從以上三點大致可以看出孟子性善說的概貌:人性絕不回避善惡問題,反對人性無善惡的主張,由此提出人性先天就是善的論斷,而這個先天的善是根源于存在在人心當中的四端,將其擴充之,保養(yǎng)之,而不是放縱欲望,不斷求放心,那么人的善性就將體現(xiàn)出來,而不是被蒙蔽。現(xiàn)實當中的惡并不能說明人性本身是惡的,那些惡的現(xiàn)狀正是由于那些人縱容私欲流行,不尋找本心而引起的。
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孟子的人性說是在各種現(xiàn)實矛盾中產生的,肯定了人性有善惡區(qū)分,其次在理論上回答了性善而為惡的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這兩件事情是孟子一開始就完成的。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孟子把人性的善理解為是一種“善端”,所謂端也就是開始,也就是源頭的意思,這種端其實也可以說是一種潛在的可能性,是一種現(xiàn)代意義上的“應當”。孟子說道: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13
在孟子看來,所謂的善是“可以為善”這樣的一種可能性,潛在性的善,也就是因此,“潛在的”也應理解為它可能成為現(xiàn)實的,也可能永遠被埋在可能性當中。作為可能性存在的性之善,一旦不能成為現(xiàn)實為人們看到的善行的話,那也并不是“才之罪”,因為“才”只是那可能性的才罷了。因此,惡的現(xiàn)實存在對于性善論的威脅在理論上被取消了!
【人性學說:談孟子的性善論】相關文章:
人性善與惡高二作文08-18
現(xiàn)代德育中堅持"性善論"08-20
孟子的語錄11-05
孟子的名言08-23
孟子語錄08-23
孟子經典語錄11-19
關于孟子的名言08-21
孟子經典語錄04-22
關于孟子的作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