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初中課改10年現狀分析與對策
農村初中課改10年現狀分析與對策作者/ 安金華
2001年5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決定”詳細勾畫了從德育到全面發(fā)展,從課程到教學、評價等領域系統(tǒng)的改革藍圖。2001年9月,凝結著中國基礎教育十幾年改革訴求的“新課程”正式走進了學校,教育界掀起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潮,地處偏僻農村的我們也期待著“教育的春天”的到來。然而10年過去了,農村的課改之路到底走得如何?2012年12月,我有幸參加了慶陽市組織的新教育實驗報告會,教育專家盧志文做了《我理解的新教育及其區(qū)域推進》,感觸頗深;2013年3月份,我參加了縣教育質量分析會,會上聽到建議之一:“全面審視課改10年得失,沿著新課改之路堅定地走下去”,又一次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有了反思農村初中課改10年現狀的沖動,以資對農村課改有點幫助。
一、可喜的變化
1.主管部門重視,課程開設齊全
市縣教育管理部門政策給力,安排有關人員培訓有序,督查到位,是歷次教學改革所沒有的。通過十年的不斷改革,課程設置趨于靈活多樣,更加注重結構的合理化,注意各種類型、各種形態(tài)課程的合理配置。更為可喜的是許多農村初中不同程度地開設了校本課程、地方課程、綜合實踐活動,重視了音樂與美術、體育與健康,整體優(yōu)化了課程設置,為學生的全面、主動、活潑發(fā)展提供了更為廣闊、自由的空間。
2.課改理念漸入人心,引發(fā)了一線教師的更多思考,學生負擔明顯減輕
學校要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來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的理念已經逐步進入農村初中,許多教師基本能夠接受。新課改實施后,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較明顯的變化。教師正在逐漸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注重引導;教師討論的話題多了起來: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教師是什么?教學教什么?怎么教?……他們在教科書中找不到答案,更多的是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去思考解答。觀念的一小步,就是現實中的一大步,沒有什么比教師的思想覺醒更能帶給教育以力量。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一定變化,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有所增強。曾流行隴原的三苦精神“領導苦抓,教師苦教,學生苦學”逐漸淡出校園,學分被淡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被認同。學生課業(yè)負擔無論從學習時間,還是作業(yè)量都有所下降。
3.教科研得到學校領導及教師的重視,教師培訓力度加大
我縣的馬渠初中、城關初中,西峰區(qū)的齊家樓初中均以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為推手,采取內引外聯,引用東廬中學講學稿,并內化為有當地地域特色的教改模式,探索出了農村課改的新路子。教師培訓在全員通識培訓的基礎上,著重抓了課改培訓者、教學管理者和實驗教師的培訓,并聘請各中小學的骨干教師為兼職教研員,強化對所在鄉(xiāng)鎮(zhèn)課改工作的指導和組織縣級教研員針對課改中的突出問題進行典型引路。
4.課堂教學初現改革與創(chuàng)新
理念上,既繼承了傳統(tǒng)教學的精華,又有現代教學觀念的融入;方法上,從關注知識學習的教學走向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組織形式上,從單一的滿堂灌向以人為本的民主、自由的多元化課堂發(fā)展。教學內容上從經典知識的教學走向開始關注現實。教學模式從單一走向多樣。課堂教學多元化初見端倪。
二、不容樂觀的現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農村初中還存在著非,F實的課改瓶頸。
1.校長觀念與教師觀念陳舊
課程觀念老化,教育教學行為保守,習慣用舊的方法教新的教材;對課改的新理念缺乏深刻理解,教學中“熱鬧多,門道少,形式主義嚴重”;專業(yè)知識不足,不善于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信息素質較低,不會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等。記的剛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們都不敢往田里施化肥。新課改帶給我們校長與教師的還是有很多的后怕,校長怕一變就亂,怕質量下滑,怕社會輿論,教師怕課堂亂了,成績低了,家長說三倒四等等,說白了是觀念問題。(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網 adivasplayground.com)“孕育人”的最核心地帶——課堂,依然是古老而沉悶的氣息,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依然在“講課”,學生大量練習、大量記憶等機械化的作業(yè)模式還在農村初中的教壇上存在著、延續(xù)著,與新思想、新模式碰撞著、觀望著。
2.師資結構嚴重失衡
課程改革一線的實施者是教師,然而這多年來國家對師范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生源質量下降,畢業(yè)的學生質量下降,加之現在流行的“有崗必考”,政府行為下的招考是為了就業(yè),教育系統(tǒng)被考進的各類學校的各個專業(yè)學生都有:行政管理、畜牧獸醫(yī)、旅游管理、市場營銷等等比例高達30%(我縣數據),專業(yè)不對口,教育不專業(yè),在講臺上確實難為他們了,農村教育的這片天還是靠六、七十年代畢業(yè)的師范(專)生們擎著。在農村初中,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向城市流動,留不住人才,人員正向流動渠道不暢,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學科人員分布不均衡,為課改的推進設置了專業(yè)障礙。
3.評價體系與課改理念不對稱
教育主管部門在對學校進行評價時,被一些表象所蒙蔽,評價學校質量的高低,學校辦得好壞,只看學校升學人數,中考成績。平時檢查查看的是常規(guī)教學管理的備、教、批、考、研等方面是否有無,注重管理的結果是否寫在紙上、刻在盤上、說在嘴上,而對教學過程是否到位的管理督查力度不夠,對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意識和動力的評價無可行的標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理念很好,但操作過程流于形式,可操作性差,這種評價手段阻礙了課改的推進。
4.教育資源對農村分配不足
落后、閉塞、簡陋的辦學條件嚴重阻礙了新課改在農村學校的進展。90%的農村學,F有的條件性課程資源無法滿足新課程的要求,尤其是缺少實驗室、語音室、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許多學,F有的微機和電教設備,數量少、檔次低,大都面臨淘汰,已難以適應教育教學信息化的要求;教學設施、儀器設備和實驗材料嚴重不足,難以保證按新課改的要求正常開展教育教學。農村的許多學校冬季由于缺少采暖設施等原因,教室里十分寒冷,也使正常的教學難以開展。
三、課改推進對策之我見
1.加大校長、教師的培訓力度
樹立成功校示范引領作用,以每年實施的繼續(xù)教育為機遇,切實加強培訓時效,轉變觀念,推進改革。
2.從源頭上解決教師結構
除國家應加強對師范類學校的招生扶持的長遠措施外,(1)把好教師的入口關,招錄一些專業(yè)性強,有能力的人到“百年大計”的教育工作中來,招錄除分數外,還應增加面試(試講)。(2)增加教師的合理流動,充分考慮年齡、學歷、學科等因素,在全縣范圍內建立起一個教師流動的長效機制。(2)嘗試教師到農村支教制度化,解決教師流向問題。
3.加大農村教育投資
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實現4%目標的情況下,重點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課程建設的投入,加快建立規(guī)范化的課程建設經費保障機制。推進農村學校實驗室、儀器室等相關設施保障,促進教育公平,保障課改實施。
4.強行推進課改,實行問責制
對于一個新事物在農村推廣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使新課改全面快速地在農村初中推廣,許多學校采取的除不斷更新教者觀念外,制訂一套較為客觀的既定模式,強制性先運行,讓其被動地先接受,然后在實踐中不斷地再認識,這種方式對課改推進速度是有極大幫助的。另外,對一部分觀念比較落后的校長不愿或被動應付課改的校長實行問責制。
10年課改,硝煙彌漫,困難重重,農村課改就是在各種思想、行動的交織中,步履艱難地改變著、進步著、反思著。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改革,也許需要一代乃至幾代人的努力,未來任重道遠。
。ㄗ髡邌挝 甘肅省鎮(zhèn)原縣興華初級中學)
【農村初中課改10年現狀分析與對策】相關文章:
農村小學科技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08-25
中學德育現狀分析與對策08-25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08-25
農村初中有效課堂現狀的問卷與分析08-25
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08-24
農村教育現狀分析報告08-21
高等教育改革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08-23
“9+3”教育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08-23
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及對策研究08-20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及對策08-21